当前位置主页 > 牛羊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岩羊为什么擅于攀爬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7-02-28   

为什么擅于攀爬?这是和它的身体结构分不开的。 岩为什么擅于攀爬的原因:岩羊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近似绵羊,咽下却没有胡子,外形与盘羊接近但角却没有那么粗大而盘旋。雌雄岩羊大小差异较大,一般雌性体重为35~50kg,雄性体重为50.0~74.5kg,体长120~140cm,肩高70~90cm,尾长13~ 20cm。头部长而狭窄,耳朵短小,颌下无须。头骨前部狭窄,眼眶伸出侧面,泪骨几乎在脸部的上面,其表面无明显凹窝,颅基轴与脸面部形成相当大的角度。前颌骨细长而尖.其上端与鼻骨相连,鼻骨后端粗大、前端稍尖,前后不呈等宽状,脑颅后部极为狭小,其后端下弯近呈直角。牙齿的齿冠甚高,前臼齿短略呈方形,三个前臼齿的总长度略小于其后面的臼齿,第一、二前臼齿外侧前后角及中央均有加厚的齿棱,第三前臼齿的前后角亦有,三枚臼齿由前至后相继变大,臼齿内齿谷间无小齿柱,其外侧面的前角及中央则有显著加厚而突出的齿棱。两性具角,雄体角粗大似牛角,角基周长28。m.角长约60cm,角基仅微向下后上方弯曲,角尖间距宽达70cn、,角基部靠近,仅距一狭缝隙。雌性角很短,长约13cm,角基扁,角形直,往上渐尖细,横切面几呈圆形。眶下腺退化或缺失,足腺、鼠蹊腺不发达,或仅幼体有乳头一对。岩羊足印呈不规则的长条形,双蹄的前端窄小,后部宽大,中部明显收缩,左右单蹄内后段紧靠,然后向前逐渐分开,每个单蹄的中后部正面还呈现出较宽长的凹痕。岩羊通体青灰色,有一条深暗色背中线。上下唇、耳内侧、领及脸侧灰白色,腹部、臂部以及尾部和四肢内侧呈白色。喉及胸部黑褐色,一直延伸至前肢前面,形成一条明显的黑色细条纹,直至蹄部,尾尖和近尾尖处黑色。雌体毛色较浅,喉、胸部黑褐色较窄。未满1岁的幼羊毛色浅淡,颈下不是黑褐色,而是青灰色,随年龄增长,其色泽逐渐变深。冬毛色泽趋于褐灰、淡褐灰色,一般呈现蓝灰的色彩。
    【岩羊分布与生境】
    (1)分布
    岩羊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高地型,中国为主要分布区,见于西南、西北和华北,其分布范围从青藏高原向北和向西穿过甘肃,进入内蒙古,直到蒙古边界,包括一些半沙漠和沙漠地区,如龙首山、东大山、狼山、桌子山和贺兰山。在青藏高原上.岩羊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山、唐古拉山、阿鲁、江爱山、阿尼玛卿山和其他一些区域,还有许多山丘及地势低的多岩山脊上。在四川和甘肃两省,沿着高原东部边界和边缘区的山脉,岩羊活动于众多的陡峭山脊上,即四川康定附近的贡嘎山上、康定与巴塘之间的大多数山口以及甘肃南部。    岩羊是典型裸岩区的高山动物,栖息于4,000—5.600m的林线以上高原、丘陵和高山裸岩与山谷间的草甸(文献记载最高达6,600m)。在不同的纬度地区高山裸岩地带的高度有差别,在青海玉树、果洛地区为4,500~5,600m,在青、甘交界的祁连山地区为4,100~5,400m.在新疆昆仑一阿尔金山地区为4.500—6,OOOm。山脊多为七层裸岩或覆盖以直径5~10cm的岩片和碎石,植物种类贫乏,石缝中或碎石处生长着单纯而稀疏的高山荒漠植物类型,以垫状点地梅、寒地虎耳草、钻叶分毛菊、垫状驼绒藜为主;伴生植物也很贫乏,常见的有龙胆、毛莨、珠芽蓼等;群落结构也很简单,总覆盖度为5%~20%。裸岩地带下面常连接草甸或灌丛,有时也偶尔与疏木接壤,这里大型哺乳动物种类极少,与岩羊同栖的动物有盘羊和雪豹。岩羊是与高山裸岩景观自然相联系的种类,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条件的高度适应,有较强的耐寒性和适应恶劣环境的本领,不畏严寒与风雪,亦耐干旱。
    岩羊对极端环境有很强的承受力,在海拔1,200m的荒漠山区中,当炎热的骄阳把地面晒得发白时,仍能找到岩羊的踪影;在海拔5,300m高的多风寒冷山坡上.也有它们的活动踪迹。在它们的分布中,有些地方几乎不下雨,而在另一些地方,一年的降雨量可达1,500mm,冬季积雪厚度会有1m深(WiLson1981)。在亚洲,无论在高大的山脉中,还是低矮的丘陵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尽管如此,不同的生境仍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岩羊生活在没有树木的山坡上,或者呆在林线以上的高山草甸和灌木带,它们喜欢比较平缓的山坡(坡度小于40度),坡上长有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而附近有悬崖峭壁,便于它们躲避危险,其离开它们的多岩石隐蔽处的距离几乎不会超过200m。    【岩羊知活习性】
    岩羊无固定行径和栖息场所,它们在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达2—3米,若从高处向下更能纵身一跃10多米面不致摔伤。据猎人说,它的大角在跳跃时起着保护的作用,碰上岩石时角先接触,起到缓冲作用,使身体不致摔伤。喜群居,很少独栖,雌雄携幼大小常数10头,多者在百头以上,终年一起生活,雄雌比约为1:5,但在夏季年老的雄岩羊,常离群独栖,有时雄岩羊还单独结群。岩羊的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晨昏觅食,以青草和各种高山灌丛枝叶为食,冬季也啃食枯草。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每年10—11月发情交配,妊娠期5~6个月,翌年4~5月产仔,每年通常只产1仔,出生羔羊随母羊活动,10天后能跟群登高履险。岩羊的主要天敌是雪豹、豺、狼,以及秃鹫和金雕等大型猛禽。1.5—2岁性成熟,寿命18—20年。    矮岩羊体型中等,体长在80cm以下,体重约为岩羊的一半,雄性体重28~29kg.体高70~80cm,雌性更小。雄性角粗壮,自头顶略向两侧伸出,角尖向后微向上,两角内侧各具一明显的纵棱,在基段较直,近角尖微向外侧扭转。雌性角短小较直,纵棱几乎不向外侧扭转,角从基至尖向外扭转约180度。头骨前部狭窄,眼眶伸出侧面,泪骨几乎在脸部的上面,其表面无明显凹窝,颅基轴与脸面部形成相当大的角度。前颌骨细长而尖,其上端与鼻骨相连,鼻骨之后端粗大,前端趋于削尖,而前后不呈等宽状,脑颅后部极为狭小,其后端下弯呈近直角。牙齿的齿冠甚高,前臼齿短而略呈方形,三个前臼齿的总长度略小于其后面的臼齿,第一、二前臼齿外侧前后角及中央均有加厚的齿棱,第三前臼齿的前后角亦有,三枚臼齿由前至后相继变大,臼齿内齿谷间无小齿柱,其外侧面的前角及中央则有显著加厚而突出的齿棱。

上一篇:羊绒分梳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