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禽养殖 >
热门搜索:

鸡场两段式全进全出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23-01-30   

 1. 概述

两段式“全进全出”蛋鸡饲养管理是将整个蛋鸡生产周期划分为后备期(0~15周龄)和产蛋期(16周龄~产蛋结束)两个阶段,通过建立专门的后备鸡场和蛋鸡场,实行一个场区一个日龄的“全进全出”的专业化饲养管理模式。 后备鸡的饲养管理,做好育雏前的准备,进雏前根据本场的具体条件制定完备的育雏计划,每批进鸡数应与产蛋鸡舍的容量大体一致。进雏前两周鸡舍准备完善,并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后备鸡舍和产蛋鸡舍的比例为1︰3。 2. 环境控制 (1)温度 是育雏的最主要环境条件,在第1~3天,温度以34~35℃为宜,4~7天为32~33℃,每周降2~3℃,至室温20℃。 (2) 湿度 育雏初期的相对湿度以70%~75%为宜,10日龄以后,相对湿度在55%~60%为宜。 (3) 通风 使鸡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5%以下,氨的浓度不应高于每立方米15毫克,硫化氢不超过每立方米10毫克。 (4) 密度 密度大小应随品种、日龄、通风、饲养方式等而调整,雏鸡1~2周龄饲养密度,笼养每平方米60只,平养每平方米30只,随日龄增长饲养密度逐渐降低。 3.饲喂技术 (1) 饮水 一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即可接到育雏室,给予饮水。第一周喂温开水,水温保持与室温相同,水中可加维生素,葡萄糖,有利健康。一周后直接饮自来水即可。 (2) 开食 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在雏鸡孵出后24~36小时,已有60%~70%的雏鸡有啄食表现即可开食。 (3) 补喂沙砾 从7周龄开始,每周100只鸡应给予不溶性沙砾500克,装在吊桶或投入料槽,沙粒不仅能提高鸡的消化能力,而且还可避免肌胃逐渐缩小。喂前冲洗干净,再用0.01%的高锰酸钾消毒。 4.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1) 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① 适时转群在15~16周龄转入产蛋鸡舍,转群同时整理鸡群,把发育不良的、病弱的鸡只淘汰掉。 ② 改换饲料即由生长饲粮换为产蛋饲粮,当鸡群产蛋率达到5%时,换成产蛋日粮为宜。一般从18~19周龄更换。更换方法:一是设计一个开产前期饲料配方,含钙量在2%左右,其他营养水平同产蛋期;二是产蛋饲料按1/3、1/2等比例逐渐替换,直到全部改为产蛋鸡日粮。 ③ 饲喂 高产蛋鸡对营养需要极高。除按鸡种的不同供给不同营养水平的全价日粮外,还要满足其自身的营养需要。所以从鸡群开始产蛋之时起,应让母鸡自由采食,并一直实行到产蛋高峰和高峰过后的2周为止。 (2) 适宜的体重标准 后备母鸡体重的定期称测并与鸡体重标准相对照,这是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鸡群开产时如能普遍达到体重标准,生长发育比较一致(即达到了开产体重的适宜化和整齐化),开产的个体比例比较集中和整齐,就能按期达到产蛋高峰,实现全期产蛋率高。 5. 环境控制 (1) 温度 产蛋适宜温度为13~25℃。 (2) 湿度 如果温度适宜,鸡体能适应的湿度为40%~72%,最佳湿度为60%~65%。 (3) 通风 为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必须更加重视通风换气,使空气质量达到育雏期标准。 (4) 光照 产蛋期应遵循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的原则。光照时间从20周开始增加,产蛋高峰时达16小时。光照强度以10勒克斯为宜。 6. 日常管理 (1) 观察鸡群 饲养者应每天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采食和饮水情况,鸡舍的环境变化,以及生产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 减少应激因素,保持良好而稳定的环境 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能引起应激反应,使产蛋量受到大幅度的削减,因此,这个阶段要保证满足鸡群高产的营养需要和环境条件,减少鸡群的应激。 (3) 按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的要求进行各项日常操作注意保持舍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洗刷水槽、料槽和饲喂用具等,并定期消毒。 (4) 做好生产记录 生产记录反映了鸡群的实际生产动态和日常活动的各种情况,通过它可及时了解生产,指导生产,也是考核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根据。 (5) 防止饲料浪费 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合理的饲喂技术减少饲粮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1/2    1 2  尾页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