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禽养殖 >
热门搜索:

浅谈稻田养鸭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20-03-01   

稻田养鸭是一种生态型的种养技术.就是把雏鸭适时放入稻田里.四周用篾栅围起来,昼夜在稻田中饲养,实行稻鸭共栖双丰收的一项种养配套新技术.它能有效改善稻米质量和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鸭为家禽进行饲养.并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稻田养鸭最先起源于我国的明清时期,当时的目的是用鸭防治稻田蟛蛴.其后是用来防治蝗虫。经过大约 400年的时间.稻田养鸭从传统的稻田养鸭法发展到现代的“稻鸭共栖”法 现代的“稻鸭共栖”实现了农牧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的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 稻鸭共作技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 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

一、稻田养鸭的意义

稻田养鸭技术是一项发展优质稻、养鸭技术相结合的稻田种养新技术,具有除草、防病治虫、施肥、中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用量等优点.能有效改善稻米质量和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农业生态环保技术。

1.清除杂草

稻鸭除草效果好于任何化学除草剂。据调查.鸭子的除草效果可达95%以上 鸭在稻田里不断踩踏,使杂草明显减少;鸭小时吃小草.长大后以吃双子叶杂草为主;鸭子的频繁活动,使稻田水体浑浊,透光性差.影响稻田水体底部杂草的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的数量。

2.防治害虫

鸭在稻丛间频繁活动.可以吃掉潜叶蝇、蛾类及幼虫、二化螟、负泥虫等有害的虫类.对卷叶螟、稻苞虫、螟虫和纹枯病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减少对稻苗的危害。

3.提高肥力

鸭在稻田里生活.其排泄物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能够满足水稻全生长期所需的氮、磷、钾养分,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土壤肥力15%左右。根据调查,一只鸭在稻丛中两个月左右时间累计排泄物湿重达10千克左右 相当于47克氮、 70克五氧化二磷、31克氧化钾。

4.增加产量

鸭有天生拱地的习性,鸭子的频繁活动,有利于疏松土壤增加氧气.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活秆成熟,提高水稻千粒重和成熟度,而且稻米品质优良、口味佳,生产的大米达到无公害,甚至绿色、有机大米的标准。

二、稻田养鸭的技术

1.养鸭稻田的改造

稻田生态养鸭虽然好处很多.操作也比较容易,但在稻田养鸭之前要对作为养鸭场地的稻田要进行一些改造。一是要添置养殖鸭子的围栏 围栏是为了便于管理和防止鸭子逃窜。建筑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木条、竹条、尼龙网、编织袋等都可以用 围栏高度以50—6O厘米为好,围栏间距要适中,以不让鸭子逃出为宜 二是搭建鸭子栖息的架子。架子主要是为了供鸭子上岸休息 通常在田埂上搭建,材料也要因地制宜,一般以木条、竹条为好 栖架上最好有顶棚.可以遮阴避雨。栖架要高出稻田20 厘米左右 搭建栖架的面积根据饲养鸭子数量确定,一般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

2.鸭子品种的选择

稻鸭共生强调的是水稻和鸭子两者要共生共长.互惠互利.所以,与普通养鸭不同,稻田养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更接近于野生状态.因此.放养品种要受稻田养鸭的特点限制。目前适合于稻田养殖的品种较多一是要选择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二是要选择耐水性好、行动灵敏、浑水效果好的品种;三是要选择野食能力强.除虫、除草能力强的品种。目前适合于稻田养殖的品种较多.国内优良的地方品种如绍兴鸭、金定鸭等中小型鸭都是较好的选择。而像番鸭、北京鸭,因体型大、行动迟钝、抗病力不强,在稻田中觅食性和适应性差,较难适应水稻田环境.不宜选用。

3.养鸭数量的确定

根据稻田饲料生物繁茂时期和程度确定了放鸭规格和数量由于鸭子全天露宿于稻田中.所以每群鸭的规模不宦过大.规模过大容易踩坏稻苗 一般一群鸭的饲养规模应控制在100只以下 饲养密度以每公顷稻田放鸭100—120只左右为宜 田间杂草多的多放,否则少放 放鸭时公鸭和母鸭的比例配成1:4.以便增强田问的活动能力。密度过大,食物来源紧张.鸭子长势不好:密度过小,浪费资源。没有真正起到浑水、除虫、除草的作用。

4.放鸭进田的时机

根据水稻和鸭子的生长特点和规律确定了放鸭时段 在稻鸭共栖方法中.稻鸭在时间上的衔接是稻鸭共栖方法的关键,是结构的主体 从稻鸭工作的整个过程来看.一般在6月10日左右.秧苗缓苗后就可以放鸭.同时要选择晴好天气时上午10时放鸭。放养的鸭子以20日龄左右、150—200克为宜.放入过早 容易损坏秧苗;放入过晚,鸭子除虫、除草效果会欠佳。鸭放到田问后,一般不用人工看护 随着水稻逐渐成长.鸭子也慢慢长大.待到水稻抽穗灌浆、稻穗下垂时要及时收回放养的鸭子.以免造成水稻的损失 最后等水稻成熟收割后第二次赶鸭下田。

推荐图文